本文摘要:克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公布会,公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克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公布会,公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十大典型案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目录一、陈文辉等7人诈骗、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案二、杜天禹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案三、陈明慧等7人诈骗案四、李时权等69人诈骗案五、陈杰等9人诈骗案六、黄国良等9人诈骗案七、童敬侠等7人诈骗案八、朱涛等人诈骗案九、邵庭雄诈骗案十、杨学巍诈骗案典型案例 一陈文辉等7人诈骗、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案 (一)基本案情 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被告人陈文辉、黄进春、陈宝生、郑金锋、熊超、郑贤聪、陈福地等人交织结伙,通过网络购置学生信息和公民购房信息,划分在江西省九江市、新余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海南省海口市等地租赁衡宇作为诈骗场所,划分冒充教育局、财政局、房产局的事情人员,以发放贫困学生助学金、购房补助为名,将高考学生为主要诈骗工具,拨打诈骗电话2.3万余次,骗取他人钱款共计56万余元,并造成被害人徐玉玉死亡。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文辉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成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冒充国家机关事情人员,虚构事实,拨打电话骗取他人钱款,其行为均组成诈骗罪。陈文辉还以非法方法获取公民小我私家信息,其行为又组成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罪。陈文辉在江西省九江市、新余市的诈骗犯罪中起组织、指挥作用,系主犯。 陈文辉冒充国家机关事情人员,骗取在校学生钱款,并造成被害人徐玉玉死亡,酌情从重处罚。据此,以诈骗罪、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罪判处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小我私家全部产业;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郑金锋、黄进春等人十五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典型意义 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近年高发、多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产业宁静和正当权益,破坏社会诚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山东高考考生徐玉玉因家中筹措的9 000余元学费被诈骗,悲愤之下引发猝死,舆论反映强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攻击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加大攻击惩处力度,2016年12月,“两高一部”配合制定出台了《关于管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对诈骗造成被害人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结果的,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事情人员实施诈骗的,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诈骗在校学生财物的,要酌情从重处罚。本案是适用《意见》审理的第一例概略案,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前提下,对被告人陈文辉顶格判处,充实体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依法从严惩处的精神。 二杜天禹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杜天禹通过植入木马法式的方式,非法侵入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网站,取得该网站治理权,非法获取2016年山东省高考考生小我私家信息64万余条,并向另案被告人陈文辉出售上述信息10万余条,非法赢利14 100元,陈文辉使用从杜天禹处购得的上述信息,组织多人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拨打诈骗电话共计1万余次,骗取他人钱款20余万元,并造成高考考生徐玉玉死亡。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一审,当庭宣判后,被告人杜天禹表现服判不上诉。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杜天禹违反国家有关划定,非法获取公民小我私家信息64万余条,出售公民小我私家信息10万余条,其行为已组成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罪。 被告人杜天禹作为从事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应当知道维护信息网络宁静和掩护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的重要性,但却使用技术专长,非法侵入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的网站,窃取考生小我私家信息并出卖牟利,严重危害网络宁静,对他人的人身产业宁静造成重大隐患。据此,以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罪判处被告人杜天禹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三)典型意义 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犯罪被称为网络犯罪的“百罪之源”,由此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一系列犯罪,社会危害十分严重,确有攻击须要。本案系被害人徐玉玉被诈骗案的关联案件,被告人杜天禹窃取并出售公民小我私家信息的行为,给另案被告人陈文辉精准实施诈骗犯罪得以骗取他人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杜天禹应当对其出售公民小我私家信息行为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负担相应的责任。 法院在审理历程中适用“两高”《关于管理侵犯公民小我私家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划定,案件宣判后,被告人认罪服判未上诉,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陈明慧等7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明慧纠集范治杰、高学忠、叶奇锋、熊运江等人结成诈骗团伙,群发“奔跑吧兄弟”等虚假中奖信息,诱骗收到信息者登录“钓鱼网站”填写小我私家信息认领奖品,后以兑奖需要交纳保证金、公证费、税款等为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再通过冒充状师、法院事情人员以被害人未按要求交纳保证金或领取奖品组成违约为由,吓唬要求被害人交纳手续费,2016年6月至8月间,共骗取被害人蔡淑妍等63人共计681 310元,骗取其他被害人财物共计359 812.21元。蔡淑妍得知受骗后,于2016年8月29日跳海自杀。 陈明慧还通过冒充“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发送虚假中奖诈骗信息共计73万余条。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明慧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成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接纳虚构事实的方法,通过使用“钓鱼网站”链接、发送诈骗信息、拨打诈骗电话等手段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其行为均已组成诈骗罪。陈明慧纠集其他同案人到场作案,在配合诈骗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又有多个酌情从重处罚情节。 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明慧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小我私家全部产业;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范治杰等人十五年至十一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典型意义 本案作为高考学生受骗后猝死、自杀等重大案件之一,经媒体报导后,舆论高度关注,法院审理历程中适用“两高一部”《关于管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划定,以陈明慧组织、指挥电信诈骗团伙,有使用“钓鱼网站”链接、冒充司法机关事情人员、诈骗未成年人、在校学生、造成一名被害人自杀等多个从重处罚情节,在陈明慧实施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且到达同一量刑幅度的情况下,以诈骗罪既遂处罚,充实体现了对此类犯罪从严惩处的精神。四李时权等69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时权曾从事传销运动,掌握了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建设起140余人的诈骗犯罪团体。李时权作为诈骗犯罪团体的总司理,全面卖力掌握犯罪团体的运动,任命被告人吴月琼、吴贵飞、闫群霞、闫燕飞、骆金、胡平安等人为主要治理人员,设立诈骗窝点并摆设主要治理人员对各个窝点举行监控和治理,摆设专人教授犯罪方法,收取诈骗所得资金,分配犯罪所得。 该犯罪团体接纳总司理-司理-主任-业务主管-业务员的层级传销组织治理模式,对新加入成员要求每人根据2900元一单的数额缴纳入门费,根据一定的比例数额层层返利,向组织交单作为成员提升的业绩尺度,层层返利作为对各层级的回报和利益刺激,不停诱骗他人加入该诈骗团体。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5日期间,该犯罪团体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设立十个诈骗窝点,由多名下线诈骗人员从“有缘网”“百合网”等婚恋结交网站上获取全国各地被害人信息,使用手机微信、QQ等实时通讯工具将被害人加为挚友,再冒充只身女性以找工具、交朋侪为名取得被害人信任,能骗来加入组织的加入组织,不能骗来的向其索要盘费、电话费、疾病救治费等用度,对不特定的被害人实施诈骗运动,诈骗犯罪运动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诈骗非法所得920余万元。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法院一审,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以被告人李时权为首的69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接纳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均已组成诈骗罪。 本案属于三人以上配合实施犯罪组织的较为牢固的犯罪组织,系犯罪团体。李时权对整个犯罪团体起组织、向导作用,是犯罪团体的首要分子,根据团体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被告人吴月琼、骆金、闫燕飞、闫群霞、吴贵飞、胡平安等协助首要分子对整个犯罪团体举行组织、向导、筹谋,是犯罪团体的主干分子,系主犯,根据其所到场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其他一般犯罪成员根据其在犯罪团体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小我私家诈骗数额予以量刑。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时权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月琼等人十二年至一年三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三)典型意义 本案以被告人李时权为首的69人犯罪团体使用传销模式生长诈骗成员,计酬返利,不停生长壮大,团体内部层级严密,分工明确,组织特征鲜明。该诈骗团体的犯罪手段新颖,使用社会闲散青年创业找事情的想法,以偏远经济欠蓬勃地域作为犯罪场所,在全国规模内不停诱骗他人加入诈骗团体,使用手机微信、QQ等互联网软件,冒充只身女性,以索要交通费、疾病救治费等为名通过网络诈骗不特定被害人钱财,广泛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人民法院在审理历程中,对案件的事实、证据、适用执法、治罪、量刑等方面举行全面审查,最终对各被告人判处相应的刑罚,有力攻击了放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维护了社会秩序,挽回了人民群众产业损失。 五陈杰等9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杰伙同被告人张振、姚登峰等人于2012年9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了“武汉康伴益生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益生康伴商贸有限公司”。陈杰等人以正当公司为掩护,在武汉市江岸区和江汉区划分设立两个窝点,组织朱娇娇、夏宗禄、刘琼等一百余名团伙成员实施电信诈骗。该团伙购置电脑、电话、手机等工具后,为每名团伙成员注册微信,统一使用伪造的“马天长”“吕柳荫”等人的图片为微信头像和以“秦小姐的补肾方”“马氏中医补肾方”“吕柳荫膏滋团队”等为微信昵称,专门针对患有种种男女生理疾病或脱发人群为目的,在网络、微信民众号等载体上公布治疗男女生理疾病或治疗脱发的广告,诈骗被害人浏览广告并填写联系电话或添加微信号,之后由团伙成员假扮名医或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亲属、学生,凭据“话术剧本”,使用电话或微信对被害人举行“问诊”,向被害人先容产物,让被害人发送舌苔照和手指甲照片,再以客服名义对被害人举行“问诊”,以“指导老师”“康健照料”名义与被害人相同,取得信任后诱骗被害人购置不具有药品功效的保健品或食品。 自2016年6月16日至11月1日期间,陈杰、姚登峰、张振组织该团伙成员共计诈骗被害人8945人,诈骗钱款1000余万元。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人民法院一审,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杰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使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庞大,其行为均已组成诈骗罪。 其中,被告人陈杰系配合犯罪中的主犯,应根据其组织的全部犯罪处罚。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杰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姚登峰等人十二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典型意义 当前,一些诈骗分子使用宽大群众特别是一些患有特殊疾病或者中暮年群众关注自身身体康健的心理,专门针对这些群体,推销所谓的“药品”或者是不具有药品功效的保健品、食品,骗取巨额款子,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本案以被告人陈杰为首的诈骗团体建立公司为掩护,专门以种种男女生理疾病人群为目的,通过在网络、微信等载体公布虚假广告,假扮名医使用电话或微信“问诊”,接纳扩大病情、发送“乐成案例”等手段实施诈骗,受害人遍布全国多地,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系特大电信诈骗案件,与本案关联的其他7起窝案、串案经依法审理,85名涉案被告人均以诈骗罪治罪处罚。 六黄国良等9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黄国良、吴希金、廖以冬、龙昌腾、梁宏卫等人谎称一批“外洋要员”“外洋老人”要回国,每人都有一笔巨额款子要带回大陆发放给老黎民,联系指使童敬侠(另案处置惩罚,已判刑)、被告人韩立军等人从事“民族资产解冻大业”,并向童、韩二人发送“国际梅协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馈赠资金发放证明书”“馈赠资金各种收取用度通知”“国家外汇治理局中国银行总行证明”等文件,任命童敬侠、韩立军二人为“国际梅协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总指挥、副总指挥,以有巨额民族资产需要解冻为由,指使童敬侠、韩立军吸收会员收取会员费。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童敬侠、韩立军向全国各地人员收取会费并许诺发放巨额“民族资产解冻善款”,共向全国数十个省份近百万人次收取会费6 300余万元,二人将2 800余万元转账汇入黄国良、吴希金、龙昌腾等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黄国良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民族资产解冻可获得巨额回报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庞大,其行为均已组成诈骗罪。 其中,被告人黄国良指使龙昌腾、梁宏卫等人冒充其助理给童敬侠、韩立军打电话,并多次使用或指使他人使用涉案银行卡在POS机上刷卡套现,系配合犯罪中的主犯。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黄国良、吴希金、廖以冬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小我私家全部产业;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龙昌腾等人十五年至四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典型意义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早已有之,随着攻击力度的加大,此类犯罪的发案率已经大幅下降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经销声匿迹,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生长,此类犯罪又借助现代通信和金融工具举行流传,逐渐演酿成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混淆型犯罪,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 犯罪分子往往抓住被害人以小博大、以小钱换大钱的心理,唆使被害人加入由被告人虚构的所谓“民族大业”“民族资产解冻”项目或“精准扶贫”等其他假借国家大政目标和社会热点的虚假项目,允诺被害人可以小投入获得大回报,努力组织和生长会员,以办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目骗取他人财物。此类诈骗犯罪疑惑性强、流传速度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造成众多人员受骗,且涉案金额庞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产业宁静,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严重危害社会安宁。 被告人黄国良等人作为幕后的筹谋者、组织者和利用者,指挥、指使童敬侠、韩立军以署理人身份骗取他人巨额财物并从中获取了巨额钱财,系民族资产解冻类犯罪链条的最顶端,也是攻击的重点,人民法院对黄国良等人依法判处重刑,可谓罚当其罪。 七童敬侠等7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童敬侠(女)以前曾到场过号称“民族大业”的运动,随着类似运动的演变,从2015年12月开始,有所谓的“外洋老人”“外洋要员”与童敬侠联系,声称外洋有三千多亿人民币要发放给老黎民,但不愿意通过政府,想邀请童敬侠详细实施。童敬侠表现同意后,对方发给童敬侠“大陆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总指挥”的任命书。 为获取群众信任,童敬侠等人在微信群内散发大量伪造的“任命书”“委托书”“中央军库派令”“梅花令”等身份证明及文件,伪造国务院、财政部、国家扶贫开发向导小组文件,以受中央向导和军委指示及国务院的指派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对外宣称只要民众交纳报名费、办证费、会员费加入“中华民族大业”组织后,就可以获得等次差别的扶贫款和奖励等高额回报。在童敬侠的向导下,被告人邰玉、张志峰等人先后加入“民族大业”组织,努力从事“解冻民族资产”运动。童敬侠所向导的整个组织实行层级卖力制,治理层下设省、市团队卖力人,每个团队下设若干大组长,大组长下设小组长,小组长之下就是会员。 该组织运行方式为:“外洋老人”们的助理将包罗“民族资产解冻”内容的宣传资料发送到童敬侠邮箱,治理层人员把项目内容加工致理后以童敬侠名义在手机微信群里公布,要求会员按项目内容交纳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的办证费,称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几十万、几百万不等的高额回报。该组织还以到人民大礼堂开会为由收取统一服装费,以公证、转账手续费、保证金等理由收取用度。会员所交的用度由各省市卖力人汇总后转款到童敬侠的银行卡上,童敬侠再把款子转到相应项目的“外洋老人”助理的银行卡上,“外洋老人”及其助理使用POS机套现后将资金隐匿。 童敬侠所生长的“民族大业”组织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共骗取他人财物合计9 500余万元,其中4 800余万元转入“外洋老人”助理的银行账户。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湖南省桑植县人民法院一审,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童敬侠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民族资产解冻”的幌子,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诈骗金额特别庞大,其行为均已组成诈骗罪。童敬侠使用虚假的任命身份等文件,以“民族资产解冻”的名义开展种种以小博大的收费运动,在被群众揭穿及公安机关介入后,又编造假话继续实施欺骗行为,且系犯罪组织的向导者,纠集、支配其他组织成员。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童敬侠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志峰等人六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典型意义 本案系被告人黄国良等人诈骗案的关联案件,被告人童敬侠系受民族资产解冻类犯罪署理人,即受幕后组织利用者黄国良等人的指使,卖力推广虚假项目,生长、治理会员,收取钱财的治理人员。各级署理人对幕后组织利用者言听计从,建微信群、拉人头,放肆生长下线,收取种种名目的用度,沦为诈骗犯罪分子的工具。部门署理人甚至在识破幕后利用者的骗局后,自行巧扬名目,捏造种种虚假项目继续实施诈骗。 署理人的存在,对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层层生长下线,呈裂变式流传,不停扩大涉案被害人规模起到庞大作用,危害结果十分严重,是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攻击的工具。 八朱涛等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3年5月,被告人朱涛出资组建榆林农惠现货生意业务平台,纠集和聘用被告人艾阳、陈超、姚伟林加入,与署理商勾通,先以可提供所谓的内幕生意业务信息为由,诱骗客户进入电子商务平台举行生意业务,后通过指令操盘手,接纳抛单卖出或用虚拟资金购进产物的手段,控制产物大盘行情向客户期望走势相反的偏向生长,通过虚假的产物行情变化,到达使被诱骗加入平台生意业务的客户亏损的目的。 朱涛等人有时也刻意在客户小额投资后,促其盈利,以骗其投入大额资金,牟取大额客损。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朱涛、艾阳、陈超、姚伟林通过上述以虚拟资金操控生意业务平台的手段,共骗取客户资金215余万元。 根据事先与署理商约定的比例盘算,朱涛、艾阳、陈超、姚伟林从中获得诈骗资金约75万元。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湖南省南县人民法院一审,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纠集和聘用被告人艾阳、陈超、姚伟林,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农产物行情诱骗客户生意业务,从客损中赢利,数额特别庞大,其行为均已组成诈骗罪。在配合犯罪中,朱涛纠集人员到场犯罪,提倡、组织和统筹运作生意业务运动,艾阳通过给操盘手下达指令控制平台虚拟行情走势,实施欺诈行为,均系主犯。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朱涛有期徒刑十四年,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艾阳、陈超、姚伟林十一年至四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十万元至六万元不等罚金。 (三)典型意义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犯罪手法隐蔽性强,名堂翻新快。本案中,被告人先建立网上生意业务平台,使用业务员及署理商吸收客户,以提供虚假内幕生意业务信息为由,骗取客户进入平台生意业务,当客户高价买入相关农产物后,再指令操盘手运作人为造成跌势,迫使客户低价卖出,以牟取大额客损。此种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手段越发隐蔽,疑惑性强,容易使人上当受骗。虽然被告人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举行生意业务,但其行为本质仍在于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到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行为完全切合诈骗罪特征,本案治罪准确。 九邵庭雄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底,被告人邵庭雄受他人纠集,明知是通过电信诈骗运动收取的赃款,仍然从银行取出汇入上线指定的银行账户,并从中收取取款金额的10%作为酬劳。之后,邵庭雄生长张阳作为下线,向张阳提供了数套银行卡,答应支付取款金额的5%作为酬劳,同时要求张阳继续生长多名下线到场取款。通过上述方式,邵庭雄逐步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上下线关系。 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被告人邵庭雄到场作案38起,涉案金额48.44万元。2016年2月,邵庭雄到公安机关投案。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法院一审,被告人邵庭雄服判未上诉。 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邵庭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使用电信网络接纳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庞大,其行为已组成诈骗罪。 本案系通过拨打电话、发短信对不特定的人举行诈骗,且系多次诈骗,酌情对被告人邵庭雄从重处罚。本案系配合犯罪,在犯罪历程中,邵庭雄仅到场了转移诈骗赃款的历程,起辅助作用,系从犯,可从轻处罚。 且邵庭雄有自首情节,可依法从轻处罚。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邵庭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三)典型意义 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诱发、滋生了大量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这些关联犯罪为诈骗犯罪提供种种“服务”和“支持”,形成以诈骗为中心的系列“黑灰色”犯罪工业链,如出售、提供公民小我私家信息、资助转移赃款等运动。“两高一部”《关于管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于全面惩处关联犯罪作出了明确划定。本案中,被告人邵庭雄明知赃款是诈骗犯罪所得,仍为诈骗分子转移犯罪赃款提供资助和支持,对其以诈骗罪的共犯判处,体现了司法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从严惩处的态度。十杨学巍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8年7月,被告人杨学巍伙同他人在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使用电信网络,实施招嫖诈骗运动。 杨学巍等人冒充可上门提供性服务的女性,使用作案微信与被害人谈天,获取被害人信任后,其他同伙卖力给被害人打电话并发送二维码诱骗被害人转账付款,诈骗所得款由杨学巍分得20%。通过以上方式,杨学巍共计骗取被害人12 696元。 (二)裁判效果 本案由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法院一审,被告人杨学巍服判未上诉。 现已发生执法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杨学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通过互联网公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其行为已组成诈骗罪。 杨学巍在犯罪历程中卖力使用作案微信与被害人谈天,并分得诈骗所得款的20%,在配合犯罪中是主犯,且系诈骗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杨学巍犯有期徒刑二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三)典型意义 近年来,微信招嫖类诈骗案件在多地发生。 作为一种新型的诈骗案件,因案件受害人系招嫖受骗,发案后心存挂念,多选择吃哑巴亏而不予报案,导致侦破和攻击难度加大。此类案件虽然案值不大,但严重松弛了社会民风,对当地治安形势造成恶劣影响。本案的审理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此类新型诈骗犯罪行为从严攻击的刻意和力度。 兰州公安提醒宽大群众:以上案例很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小我私家身上,要增强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运动的识别意识和防范能力,更要增强使用执法武器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遇到可疑情形,实时拨打110或96110报警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促进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气氛。
本文关键词:leyu乐鱼官网首页
返回首页